电商

阿里再入“售假”黑名单:洗白比登天还难吗?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 2016-12-26 14:27

阿里可以被扣上任何帽子,但“全球最大假货平台”这顶帽子阿里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摘掉。

摘掉这帽子的过程显然并不如意,本周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重新将淘宝列入年度“恶名市场”黑名单。4年前,淘宝也曾被列入这一名单。

这个“恶名市场”简直就是阿里的“阿喀琉斯之踵”,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屡屡拿阿里平台售假开涮,此次被列入黑名单也是自阿里上市之后第一次被列入黑名单。

对于叫苦连天的阿里来说,难道假货问题是一个只退不进的历史遗留问题吗?果不其然,阿里集团总裁埃文斯在回应中称,“我们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决定深感遗憾。他们无视了阿里巴巴在打击假货方面所做的实际工作。”

即使聘请了美国的高管,但在美国依然没有占任何便宜,毫无情面的将阿里再次列入黑名单,或许阿里该思考既做裁判官又做运动员的中国式打假运动该换个套路了。

“假货平台”帽子还能摘么?难题交给谁

淘宝打假是阿里从上市之前到上市之后贯穿至今的“肃清运动”,在阿里屡次公布的打假成绩单中都能看到阿里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一起演绎“警民合作”的好案例。

同时,阿里也从平台获益者中抽离,化身为“朝阳群众”般不留情面的举报者。

对于外界而言,阿里不想只是当打假口号的呼喊者,而更想做实践者,毕竟对于阿里来说,打假是场持久战,短时间内的几次运动显然冲击的只是冰山一角。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称,“这对于一个任何时间都有超过10亿件商品、年度活跃买家4.34亿的平台而言,是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挑战。”

从郑俊芳的口中也能读到从阿里打假开始到现在并没有拿到杀一儆百立竿见影的“速效药”,而今虽有成果但是被美国相关机构的黑名单当头棒喝,无奈只能呼喊美国人真是“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马云过去曾在回应假货问题时用,阿里所销售的产品是网货而非假货来表示,但是这样委婉的回应,显然是绵软无力的。

不过2015年的风波最终在阿里多次低头致歉和强有力的公关缓和后被淡化,但这一的矛盾已经埋下了隐患。

进入2016年被毫无征兆的重新列入黑名单,这对于阿里打假工作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般的的打击。

甚至,黑名单事件被冠以“中美贸易未来隔阂”的标志。难道被扣上政治的帽子,博得舆论的支持,对于阿里打假来说是件好事么?

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近期屡次对于中美贸易提出争议性的言论,而特朗普未来将实施的新政中首当其冲的要增加美国就业,扶持实体经济的举措更是对于互联网经济的一盆冷水。

即便在不久之前其主动会见美国硅谷的科技大佬,但的偏见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而作为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龙头阿里来说,特朗普将目标盯在阿里身上又何尝不是一种“下马威”的震慑呢?

回到阿里自身来说,打假这道题,阿里是准备了壮士断腕的决心还只是表面功夫,显然需要得到国际的认可。

对于不断破网络零售记录的阿里平台来说,万亿的零售额中如何割掉售假的影响,想必是比“刷单”更甚的难题。

谁来做打假的裁判官是阿里还是委员会

假货问题被指控并不是阿里第一次面对,而从历史来看,面对这样的指控,对于阿里来说取得舆论的支持是其第一要素,但是落到实处阿里的打假显然并不被国际认可。

这就尴尬了!外界或多或少认为阿里打假是作秀,但是到底是真作秀还真打假,谁来做裁判官呢?是平台还是委员会还是媒体呢?

阿里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阿里宣布,收紧了对于版权侵权的政策,以协助品牌方下架盗版商品。在截至今年8月的12个月内,该公司在淘宝平台上下架了3.8亿个产品,并关闭约18万网店。

但是,从阿里平台特性上来看,关闭的商家必然可以想方设法再开,就像两个互相角逐的螺旋,所谓“道高一次魔高一丈”,擅长练气功的马云很清楚这一规律。

热点分析君了解到,在淘宝平台上过去大量的大牌仿货如今都披上了“淘品牌”的外衣,而这样的淘品牌就是马云口中的“网货”,而如今大量举着C2B、C2M模式电商平台更是通过跟制造商合作一改往日被喊“假货”的困扰成为了消费新升级的代表,这样的C2B的构想阿里并非没有尝试。

热点分析君认识的几个商家,都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对于他们来说,阿里打假的力度一直在增加,但是对于长期踩着阿里打假“高压线”的商家来说,经过几年的修炼显然已经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而这一类平台销售的商品该称为假货呢?还是网货呢?显然阿里自己也无法定义,或许这正是被美国相关部门抓住的“尾巴”。

阿里平台既然是商品流通的公开市场显然无法彻底断绝任何商品的流通,在等价交易的市场,商家和消费者都是你情我愿的交易,而平台的尴尬就是并不能监控到生产流通环节,假货从源头就不可避免。显然阿里打假既做裁判官又做运动员的做法没有得到任何的同情分。况且,这样的影响从过去到现在影响还在一直加深。

对于任何消费者而言,在淘上淘到任何商品,购买满足的只是需求而不在乎真假,而对于平台来说, 要想留住消费者就需要留住商品和卖家,这显然就是一道哲学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

擅长解题的马老师(马云喜欢称呼其为马老师),或许这一辈子都会被这道难题困住。

用马云最经典的观点来看,“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而阿里打假的“明天”还没看到,显然这顶帽子依然没有被摘除。

前网易科技记者张钧泓

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热点分析”ID:kankeji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最新发布
  • 亚马逊宣布下月举办新会员促销活动 首次一年举办两场大促

    2022-09-27 10:11

  • 一度成为资本市场宠儿的美国生鲜电商企业为啥“卷”不动了

    2022-07-23 22:38

  • 电商网站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已运营23年

    2022-07-23 22:32

  • 昔日百亿独角兽App,将关停下架!

    2022-07-05 22:20